蒸煮袋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
在蒸煮袋生成过程当中,我们经常会碰见以下各种问题,如何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,下面我们从不同的维度精修分析,确保生成出来的蒸煮袋具备更好的品质。
一、高温蒸煮袋分层问题
1、胶黏剂选择与工艺问题
需选用耐湿热性能优异的聚氨酯胶粘剂,且主剂与固化剂比例需严格匹配,避免交联不足或过度。胶黏剂涂布量不足会导致层间附着力下降,建议控制好涂布量,并确保熟化时间充足。材料表面处理不达标会降低粘接强度,需定期检测CPP、PA等基材的表面张力。
2、材料配伍性
避免使用收缩率差异大的基材组合(如NY外层与CPP内层),优先选择PET作为外层以增强蒸煮袋的尺寸稳定性。
二、高温蒸煮袋破袋与漏气
1、热封工艺缺陷
高温蒸煮袋热封温度过高会导致CPP熔融,封口变薄易破裂,需根据材料厚度调整温度。残留气体过多导致杀菌时内压骤升,需控制高温蒸煮袋装袋量(低于高温蒸煮袋容量的90%),并优化抽真空工艺。
2、封口污染或设计不当
封口处油污或内容物残留会降低热封强度,需保持封口区域清洁,并采用超声波封口技术增强密封性。若蒸煮袋破袋发生在封边根部,需降低热封压力或更换硅胶垫硬度,避免材料过度受压。
三、蒸煮袋蒸煮后起皱
1、材料热收缩率不匹配
NY膜高温下收缩率可达5%,不适宜作为外层材料,建议改用PET。复合膜张力控制不当会导致蒸煮袋蒸煮后变形,需调整放卷张力并选择热稳定性好的基材。
2、胶黏剂固化不完全
固化剂不足或熟化温度低会导致胶层未充分交联,蒸煮袋蒸煮后出现褶皱和分层。
四、异味与污染
1、材料添加剂析出
PE膜高温易产生异味,需选用蒸煮级CPP(RCPP)作为内层,并避免使用含爽滑剂超标的薄膜。油墨溶剂残留需控制在≤5mg/m2,优先采用聚氨酯类耐蒸煮油墨。
五、杀菌工艺适配性差
1、温度与时间超限
普通蒸煮袋(1210C/40min)若超温或延长时间,易导致油墨变色、材料脆化,需严格匹配杀菌条件与袋型耐温等级。冷却阶段需采用梯度降压,避免蒸煮袋内外压差过大引发破袋。